1919年,卢瑟福等人发现用α射线轰击氮核时释放出质子,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此后用射线引起核反应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原子核的主要手段。初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1932年中子的发现和1934年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中子的发现不仅为核结构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还因为它不带电荷,不受核电荷的排斥,容易进入原子核而引起中子核反应,成为研究原子核的重要手段。30年代中,人们还从对宇宙线的观测发现正电子和"介子"(后称μ子),这些发现是粒子物理学的先河。20年代后期,开始探讨加速带电粒子的原理。30年代初,静电、直线和回旋等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已具雏形,在高压倍加器上实现初步核反应。利用加速器可以获
CT是由X射线诊断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相融合的一种临床诊断设备。一般来说,CT对所有器质性疾病都可以进行检查,尤其对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效果更好,并可做出定性诊断。最适于CT检查的是脑部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对头颈部疾病、胸部疾病、腹盆腔实质脏器病变、骨关节疾病也能有较好的诊断效果。CT机属于放射性检查设备,对受检者会有一定的辐射照射。MRI即磁共振成像(又俗称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经外加磁场内的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用体外的探测器检测,并经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图像,可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MRI由于具有多于CT数倍的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智民的陪同下,赴秦山核电基地调研指导工作。李仰哲指出,能源局要站在更高、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审视、支持核工业发展与核技术应用,进一步完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希望包括核电在内的能源行业认真落实国家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坚定信心,携手努力,促进我国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主任曾亚川,中国核电总经理陈桦,集团公司总经济师黄敏刚陪同调研。钱智民表示,中核集团将认真落实国家能源政策,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促进我国能源工业健康协调发展。他强调,秦山核电是我国大陆核电起步的地方,是我国核电人才技术发源地,希望充分发挥秦山的优势,在国家能源局
为了保证安全,核电站从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直到退役都采取了“纵深防御”的安全理念。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时释放的放射性物质非常少,只有当发生严重事故时才可能向环境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而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要足够小。在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原因中,除了外部原因(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外部打击)以外,主要是人(操作人员)的失误和设备故障。纵深防御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发生人为失误和设备故障,并且在万一发生上述情况时尽量减轻其后果,从而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对于放射性物质,设置了多重屏障,这时所说的屏障,既有物质的实体屏障,也有法律和规章制度方面的管理屏障。就实体屏障而言,核裂变物质被多重物质包裹,防止它们泄漏出来。首
基本粒子的概念也在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人们的认识也在朝着揭示微观世界的更深层次不断地深入。"基本粒子"的"祖孙"三代10飞米 原子核的特写10飞米 原子核的特写从汤姆孙发现电子到1932年发现中子,人们认识到质子、中子、电子和光子可以称为基本粒子。当时一度认为一切都已搞清楚:质子和中子构成一切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则构造了自然界的一切原子和分子,而光子仅仅是构成光与电磁波的最小单元。然而好景不长,对物质结构的这样一种"圆满"的解释并没能持续多久,人们很快发觉当时所发现的基本粒子不能圆满地解释核力。第一代35岁著名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年)大胆假设,很可能还有未曾发现的
京时间9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政府的科学家们计划创造一颗“罐子中的恒星”,在地球上复制出太阳和其它恒星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的方式。如果成功的话,人类将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再也不需要依赖化石燃料来产生电力了。新一代核聚变设备核聚变需要把氢原子置于高温和高压之下,直到它们聚变成为氦原子。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实验室(简称PPPL)的物理学家们近日在期刊《核聚变》(Nuclear Fusion)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公布了他们研发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的计划。“我们希望能为未来的发电厂提供新的发电途径。”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乔纳森-梅纳德说道。他同时也是PPPL实验室前不久刚刚
北极星核电网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台湾的电力专家与政府高官说再生能源非常不稳定,不可以当基载(指可做为全年可负载使用),因此台湾需要仰赖核能发电。但同时,也看到国内外的新闻媒体说再生能源的投资金额再创高峰,世界各国的电力公司,其再生能源并网的设备容量(capacity factor)与发电量(generation)都创下历史新高。两者的资讯,显然有矛盾之处。这一系列的文章,准备向大家说明:绿色再生电力系统(green renewable power system)的新技术提高再生能源并网比例,电力系统依然强韧坚固。完整的绿色再生电力系统包括六个部分:发电(Generation)、输电(Transmiss
宇航员这个职业令很多人羡慕。但美国研究人员10日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撰文说,宇宙辐射可能会对执行火星之旅的宇航员的大脑造成长期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痴呆问题。 在美国航天局的资助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查尔斯·利莫利团队研究了宇宙辐射对人类大脑的影响。他们在美国航天局太空辐射实验室使一批老鼠接受了高能带电粒子辐射。研究人员使用了完全电离的氧和钛离子,这与宇航员在长期太空旅行中受到的宇宙辐射情景很相似。 半年后,研究人员在这些老鼠中仍能发现明显的大脑炎症及神经元损伤。有关成像显示,老鼠神经元上的树突棘减少,这扰乱了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输,导致大脑神经网络功能受损,这种程度的损伤会导致人类在
关键字:RM-2021 个人辐射剂量仪,个人辐射剂量仪,RM-2021
特 点:
1、监测 X、γ。
2、剂量率和累积剂量同时显示。
3、数据永久保存,关机后时钟仍可运行,累积剂量、时间一目了然。
4、体积小、功能全、图形式液晶显示,与国内外同等仪器相比,屏幕最大。
5、功耗低,有电池欠压指示功能。
技术指标:
1、采用GM计数管。
2、线性状况:在测量范围内相对误差≤±10% 。
3、测量范围:剂量率 0.10μSv/h ~ 2.5mSv/h ;
累积剂量0.01μSv ~ 999.9mSv ;
4、能量响应: 48Kev ~ 1.3MKev≤±30%(对137Cs 归一)。
5、角响应: 0º ~ 45º ≤±10% , 45º ~ 90º ≤±20% 。
6、报警阈值:剂量率超过2.5μSv/h报警,累积剂量超过25mSv报警,均可自行设置。
7、测量显示:剂量率每秒显示,平均值可设置为每隔10s,15s····90s显示
8、电池报警:电池电压小于1.6V时欠压指示更换电池。
9、使用环境:-10℃ ~ +45℃。
10、仪器功耗:≤2mW (仪器采用两节7#电池)。
11、外形尺寸:长×宽×厚 = 95mm×61mm×25mm 。
12、重 量:120g(包括二节七号电池)。
产品名称: REN510 野外γ谱仪
产品描述: REN510型便携式γ谱仪主要用于安检、反恐、核事故现场的污染分析,可进行γ辐射剂量的测量,同时系统内置核素库,可以自动识别人工及天然同位素。仪器为一体式,内置2英寸NaI(Tl) γ探测器,可同时测量γ能谱、γ剂量率。仪器为全数字化,集探测器、成型放大器、多道分析器、电源、触摸屏、内存为一体,功耗
产品名称: REN600 表面沾污检测仪
产品描述: REN600B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采用闪烁探测法,用来检测放射性工作场所和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地板、墙面、手、衣服、鞋等表面受α或β(γ)放射性污染的程度,也可对密封型α、β同位素泄漏水平进行检测。仪器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此外通过配套的 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储的数据读
产品名称: REN-GM-H GM管高量程射线探头
产品描述: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
产品名称: REN200 放射性个人剂量报警仪
产品描述: REN200型X、γ个人剂量报警仪(又叫X、γ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仪)内置高灵敏度盖格计数管为探测器,主要用来监测各种放射性工作场所的X、γ以及硬β射线的辐射,具有响应快,测量范围宽的特点。能显示工作场所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更换电池时,日期及累积数据能永久保
产品名称: 辐射警示牌 辐射警示牌
产品描述: 材料: PVC塑料 不干胶 规格: 25 × 30cm 说明: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的含义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其背景为黄色,正三角形边框及电离辐射标志图形均为黑色,“当心电离辐射”用黑色粗等线体字。标牌的尺寸、形状和颜色及文字描述严格按《GB 18871-200
产品名称: REN500E 放射性剂量仪
产品描述: REN500E辐射剂量率仪是以内置高灵敏度盖格计数管为探测器,测量χ、γ和硬β辐射的多功能便携式剂量率仪。作为辐射巡测仪,能显示工作场所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自动连续测量和记录1600条辐射剂量率数据,更换电池时,日历、时间及检测数据能永久保存。工
RM-2021,个人剂量报警仪,X射线,γ射线,报警仪,RM2021,表面污染监测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表面污染仪|表面污染测量仪|放射性表面污染检测仪|表面沾污仪|表面沾污监测仪|表面沾污测量仪
上海仁日辐射防护设备有限公司(Shanghai Renri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上海仁日科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69515711 手机:13818065015 传真:021-69515712 Email:market@renri.com.cn
QQ:1993509414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509号福瑞大厦516室 邮编:201824
沪ICP备09065761号-19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773号